陈欣培 报道
2015年9月18日晚,图书馆邀请知名作家、编剧九夜茴莅临我校敏达学术报告厅举行南审学子读书报告会。本次活动由图书馆与澄园书院联合主办,图管会与彼岸读者协会承办。
这次的南审之行,九夜茴带来了她的最后一部青春文学《曾少年》。在与我校学生的交谈中,九夜茴当场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并与大家分享了写作背后的故事。面对大家对“最后一部”之称的好奇,九夜茴解释道,自写作以来,所认识的人都已写遍,是时候停下自己的脚步,沉淀片刻了。而选择成为一名青春文学作家是九夜茴纪念自己青春的美好方式。年轻时的理想爱情如同信仰,这是亲情、友情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即使长大后对爱情会有所改观,例如对于“永远”、“唯一”这些词有了更深的认识与见解,爱情的美好性依旧不可否认。
九夜茴表示自己在落笔之前就已构思好整本书的开端、结局、主要人物命运转折甚至记忆深刻的桥段。但是当情节逐渐展开,人物慢慢开始有生命就已经不是自己在写他们而是他们自己在写自己。她更愿将自己所讲述的故事归类于群像故事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恋爱。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拥有自己的特性、命运与结局。
当谈及自己作品背后的故事时,她坦言初次萌生写《匆匆那年》想法是于17岁那年。每个人都会有一样的隐痛和遗憾,会有一样易逝的青春,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匆匆那年》想表达的核心。《花开半夏》讲述的少年犯罪的故事源于14岁时曾无意瞧见的一封信。一位痴情的女友写给因械斗逝世的男友,这给她带来了极大地触动。认真爱过,却因对人生的误解无法厮守,青春的伤痛总是令人无法遗忘。
面对自己事业的成功,九夜茴将其归因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下人们敢于追逐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庞大的影视市场和互联网时代的福利使其能将自己的故事展现在大众面前,对此深感荣幸。另外,来自读者的每一条真挚的评论、反映对于一位作家来说都尤其重要。面对大家的热爱,唯有给大家带来好的青春片,新的创作才是她最好的回报。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争相提问,九夜茴也很有耐心地给出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多次爆发笑声和掌声。此外她也向我们推荐了许多经典书目如:中国古典文化集大成之作《红楼梦》,西方经典文学《百年孤独》,著名科幻作品《三体》等。“不同幼时对世界的好奇心,长大后的人们都有了自己的口味。不过,我们不应被自己固有的人生所窄化了,广泛阅读才是正确的选择。”尽管接近尾声,九夜茴仍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知名作家九夜茴读书报告会在校内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同学们非常希望图书馆能更多地邀请他们所崇敬、热爱的作家来到南审,能与之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获得不一样的体验与感悟。
人物链接:九夜茴,1983年出生,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当代知名作家,原名王晓迪,笔名九夜茴,《私》小说主编,2005年凭借小说《花开半夏》(别名:《弟弟再爱我一次》)一举成名。随后出版《风不飘摇,云不飘摇》、《匆匆那年》等文学作品,她的文风开创了青春文学的新方向,成为了80后作家中又一位领军人物。
她的文学作品在各大文学网站均被评为精华作品,成为点击量居高不下的热门作家,她的小说《匆匆那年》曾经创下4个月内热销10万册的销售新纪录,《花开半夏》、《匆匆那年》、《初恋爱》等被陆续改编为影视剧,并曾亲自担任电影版《匆匆那年》的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