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下午,江苏文艺出版社图书编辑室主任、知名作家黄孝阳先生应邀在图书馆三楼素质拓展区做读书报告。本次活动系校园读书节“得一沙龙”暨“润泽讲坛”系列活动之一,由图书馆、校团委主办,彼岸读者协会和校学生会品牌活动部联合承办。黄孝阳主要分享了他对于现实以及当代小说的认知。
解读现实的含义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的编辑,黄孝阳涉猎范围很广,他以《黑客帝国》等电影中所映射的“缸中之脑”开场,讲述了资本和科技对推动当今社会进程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科技给当今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大胆预测它将来会帮助我们从弱人工智能走向强人工智能,帮助我们获得“大脑不死”。黄孝阳表示,自己是编辑,同时也是一名写作者,这使得他没有每天浸淫在庞大、自重的现实中,而是帮助他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抽身出来,找寻王小波所说的“精神的花园”、“心灵世界”,让他有足够的空间审时度势,质疑现实。
“如果承认时间是构成现实的维度,现实可以分为三种,历史的现实,当下的现实,未来的现实。所谓历史的现实,即忘记历史无疑背叛过去;当下的现实,由因果关系等构成;未来的现实,是预期,会影响人的行为。” 黄孝阳认为,历史的现实造就了当下的我们,当下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博弈与合作,未来的现实由当下的我们进行预期并为之努力。过去已经无法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运用当下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努力提升自我,为未来的现实打下基础,让未来可期,可以实现。
木秀于林,仍应守本心
创作者难免会陷入一些瓶颈期,就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不例外。解读完现实含义,黄孝阳坦言莫言老师最近发表了三篇文章与一篇剧本,但是水平大不如从前。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许是想刺激自己”,“也许是江郎才尽”,“或许是想重新找回获得诺奖之前的写作氛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莫老师知道自己已经秀于林,也许他的做法只是想告诉大家:’我和你们是一样的人,你们可以继续努力,抑或是他不想被风催’。” 一番交流探讨下来,不仅是在场同学,就连黄孝阳自己也说受益匪浅。
梦想虽遥,仍应追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黄孝阳说自己并不是学文学出身,而是学财会出身,“所学专业与文学相差十万八千里” 他分享了自己的发展历程,坦言自己刚毕业那会,激情澎湃地进行了几年盲流,然后就回老家做了点小生意,开了几家店,每天过着打牌,喝酒,跳舞的日子。但是在他28岁的一天,他独自一人躺在草地上,微风吹过,他仿佛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对自己前几年“唧唧复唧唧”,看似美好幸福的日子产生了否定,他想要做出改变,想要追寻自己的文学梦。虽然看起来为时已晚,但是只要有梦想,任何时候都不算晚,所以他提起了笔,在三年的时间里闭门写作,终有所成。黄孝阳强调,“你必须要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校团委书记周方舒、杨放敏副书记和70多名同学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胡亚杰 报道)
【新闻链接】
黄孝阳,江苏省第三届、第四届签约作家,获第三届紫金山文学奖。江苏文艺出版社图书编辑室主任。已出版《人间世》、《遗失在光阴之外》、《网人》、《时代三部曲》《阿槑冒险记》等多部长篇小说。提出“量子文学观”。另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万余字。长篇小说《人间世》入围“凤凰网网友票选2010年年度十大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