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沙龙系列活动之六:郭宏之与学生畅谈读书与生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5-18浏览次数:2172

     5月16日晚,得一沙龙系列第五场活动在图书馆三楼素质拓展区举办,郭宏之老师与同学畅谈读书与生活。

    郭宏之主要从“读书与生活的关系”“怎样读书” “自我生活”三个方面分享了他的体验、感悟与洞见。

谈到“读书与生活的关系”,郭宏之认为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谋生而读书。并举例无论是古代科举还是现代高考,读书就是为了谋生。但仅为谋生而读书会使人迷失方向,感到无穷的困惑,甚至会变得讨厌读书,因此我们要为了谋生而读书却不止于谋生;二是为了活的更好而读书。读书也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追求“美好”生活的途径。郭宏之提出“要想不一样,首先要获得一样”,认为韧性比毅力、坚强更重要;三是读书就是生活。人要有健康的体魄,要保持一颗热爱读书的心。

    关于怎样读书,郭宏之强调要自主读书。自主读书有三种状态。第一种,随缘。在这种状态下,你可能会碰到一些好书,但这种读书状态只是偶尔可取,毕竟人生苦短。第二种,随大流。对此郭宏之并不提倡,特别是在读书内容的选择上,他认为这种流行于一时的书更新换代太快,且看似是自由选择,实则是“被绑架”,因此读书时应保持定力而不可随大流。第三种,随心。对此我们应先“找心”,构架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再立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谈到“自我生活”,郭宏之说:“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选择什么样的书”“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选择什么样的书”。而我们的生活方式是由客观条件、主观判断、主观需要决定的。我们的生活状态则可分为四个阶段:1.接受,既来之则安之;2.选择。此时选择的对象、资本、机会,以及选择的对象是否会接受都很关键;3.创造。生活处处可以创造,创造并不像看似的那般宏大,高不可攀;4.享受。虽说生活总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苦中寻乐。“读书就是体验不同的人生,书读得多了也就变得更加从容。”

    最后,郭宏之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围绕“中国文化的本质”进行探讨。郭宏之亲切随和、幽默风趣,谈吐中带给大家关于读书与生活的许多思考与启发。

    本次沙龙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徐子涵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