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沙龙】尹平教授畅谈成长平台与成功定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6-11浏览次数:2263

    6月6日下午,尹平教授应邀做客得一沙龙,与现场学子畅谈他关于读书与人生、成长与成功的经历与感悟。

    活动伊始,尹平以自身成长经历为例,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变化轨迹。青年时期,本想当演员或者作家的他,曾经尝试写作剧本,但最终还是投入到读书求学的道路——考大学。高考时由于数学的超常发挥,使他在老师的推荐下由文学转向学习财经专业,这条路一走,便是几十年,成就了他在审计领域的事业。但回首半生,尹平教授说自己仍保持着当初关于写作的梦想,在教学工作之余,着手写了上百万字的中长篇小说,成为了作协的一员。

 


    尹平认为,读书即是搭建成长平台。他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与书籍的故事。他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书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有选择有目的地去阅读,远离“垃圾读物”,品读经典书籍。大一大二应打好基础,抓紧时间以兴趣为导向,多读通识类读物;而学习研读专业类书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他举例,自己读硕士时,读完了整本的《资本论》,这是现在的许多学生不能做到的。尹平回忆在大学读书时,冬天十分寒冷,但并不觉得苦,因为有书的陪伴。那时的校园早晨充满了读书的声音,大家都如饥似渴地抓住一切机会读书。

    尹平强调,大学阶段有很多可以自己分配的时间,因此自律自制便显得尤为重要,成功需要定力,同学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他表示,“我从没有睡过懒觉”,生活应有节律。

    针对同学提出的有关读书效率问题,尹平认为,可以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经典、精品书籍,应该精读、细读。而对于一般书籍,可以选择略读、泛读。他还以自己读《百年孤独》为例,提出了“听书”这一方法,读纸质书时觉得很晦涩难懂,但是在听一遍后,倒是茅塞顿开,增进了理解。尹平还指出,举办沙龙也是很好的读书交流方式。

    交流活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活动末尾,尹平向现场同学赠送了自己所著的长篇小说《变革》,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伴着热烈的掌声,得一沙龙系列活动第九场讲座圆满结束。( 图书馆   杨心玉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