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13:30,在图书馆四楼真人图书阅读室,A021真人图书张珺老师与27位读者就“同人创作是互联网的创造性公共实践”主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这是得一真人图书馆举办的第247场真人图书阅读活动。
活动伊始,张珺老师从“磕CP”这一易引起普遍认同的话题展开了她对同人创作定义的阐述,并引用实例大致介绍了同人创作的各种形式: 剪辑、写作、绘图、拍摄相关概念和内容,以及因热爱历史而祭拜明孝陵和岳飞墓,这些都可以算在同人文化里。读者们纷纷表示对同人这一概念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
接着,张老师向读者们分享了正在热爱同人创作的身边朋友的例子。张珺老师指出了大家同人创作的三个热爱:情感驱动是同人创作最重要的基础,它是我们在了解原创IP之后最直观最直接的反馈;同人创作还能提供社群归属感,尤其是正需要社交认同、正有丰富情感的大学生群体,最是同人创作的重点人群;另有部分创作则体现了超越娱乐的情感需求。关于最后一点,张珺老师借着亨利·詹金斯格外详细介绍了一番。部分同人创作对原作的有关价值观或伦理的批判,可以在多方面促进文化批评和对当下社会结构的反思,更可以促进参与文化的发展,加强大众的政治参与。分享完三个为什么热爱,面对互联网对社会化的错误解读,张老师从另一方面向读者们介绍了同人创作给参与者带来的现实收益:参与者会因“为爱发电”而接触并学习各种各样的创作类技能或者运营类技巧,这些因热爱而进行的再创作,不仅滋养了自己的情感,更能反哺创作者自身的社会化需求。